不知道算不算规律性发现,仅代表个人
感觉分享一些体验或者感慨其实已经是脱离体验本身,开始进行抽象性总结了,但是F人特别擅长捕捉我言辞中具体的情感成分。
比如说我分享自己的倒霉经历,其实事情已经过去了解决了,想告诉朋友这些事只是为了说明:你或许可以尝试从我经历的事情中推测为什么我会形成这样的性格。又或者只是说这一体验非常新奇,属于找不到话说的时候拿来当段子的素材。
然后F人朋友belike:我的天啊宝,好心疼你。我去,你真的辛苦了,以后要多加小心啊。

怎么说呢…首先非常感谢F人朋友的共情支持以及关心。不过感觉每次听到这种评论第一反应其实是:
—— ?
就像是,养的金鱼死掉了,我把它埋在土里,然后告诉F人朋友这件事,然后ta们跑去把金鱼挖出来然后开始哭一样。

其实我已经安抚好情绪+解决问题+完成复盘了。好像也不用倒退到安抚情绪这一步、且复述故事的时候完全不在故事进行时的那种情绪状态中。这种安慰经常令我不知道怎么去反应,以至于我会反过来镜像形的安慰对方,然后反思自己是不是不该说这件事情。因为我其实没什么感觉了,但好像对方的反应更大。

在和人交流的时候往往会遇到这种我意料之外的回应,会像是卡bug了一样难以继续话题。好像能理解但是又好像不能,脑子里复盘:为什么要这么说?我的表达让人误解吗?我既不是索求情绪价值也不是寻求解决方案啊?我是不是表达方式有问题,我说话有问题?
——然后我闭嘴。

虽然还是得强调一下、非常感谢F人朋友的关心和大力支持。以我和她们的熟悉程度,我也知道她们不是在说套话。同时我也能接受她们的反应,因为大家的思维和社交模式毕竟不可能完全相同。这篇帖子依旧是一篇周报,总结本人工智能的学习经验。
非常有意思,人类观察。